近日,由中建二局承建的南京丁家莊二期保障房項目從全國61個大型綜合體及商業項目中脫穎而出,榮獲全國綠色創新建筑一等獎。
成為全國保障性住房中首個榮獲該獎項一等獎的項目,為推動綠色建筑創新,促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,奏響“最強音”。
項目位于南京市棲霞區,建筑面積9.41萬平方米,由6棟裝配式高層公租房與3層商業裙房組成。
上好綠色建筑“基礎課”之安全耐久
項目采用的預制夾心保溫外墻板,集承重、圍護、保溫、防水、防火、裝飾等功能為一體,實現無抹灰、無砌筑、無外腳手架的綠色施工,是江蘇省首次大規模采用預制夾心保溫復合外墻的項目,徹底解決了外保溫易脫落難題。
練好綠色建筑“基本功”之健康舒適
項目臥室和客廳采用裝配式架空地面,可有效改善居住空間的樓板隔聲性能。經檢測,樓板空氣聲隔聲量51dB,撞擊聲隔聲量56dB,較國標限值提高25%以上。
唱響綠色建筑“主旋律”之資源節約
本項目實現了裝配式主體結構、圍護結構等四大系統綜合集成設計應用,預制裝配率達到了61.08%,裝配率達到了64%,在充分發揮標準化設計的前提下,實現了高裝配率的保障性住房。
練就綠色建筑“海綿身”之環境宜居
項目作為南京市首批海綿城市試點片區之一,綜合設置透水鋪裝、植被緩沖帶、下凹式綠地、屋頂綠化、雨水調蓄回用池等設施。
在南京梅雨季時,住區海綿設施充分發揮蓄水功能,自主呼吸,消除內澇,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76%,住戶切身感受“小雨不濕鞋、中雨不積水、大雨不內澇”的生態人居環境。
同時,項目還采用建筑藝術和綠化技術融為一體的方式,在裙房屋頂設置了達4328平方米的屋頂綠,不僅能吸廢排氧,降低城市熱島效應,還可以使屋頂減輕熱脹冷縮,延長屋頂使用壽命,豐富生態綠化系統,打造住區第二“綠肺”。
丁家莊保障房項目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魯班獎、詹天佑獎、首批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評審三星級等系列國家級高優榮譽“大滿貫”工程,裝配式住宅建設方面走在了國家前列。
作為南京市政府的民生工程,項目全過程應用多項創新工藝技術,實現了保障房的綠色建造、創新建造,節約資源、降本增效,累計節約費用約1000萬,獲得了業主、百姓的一致好評。